小儿腹泻可选用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益生菌、锌制剂、消旋卡多曲。具体分析如下:
1.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是治疗小儿腹泻的基础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纠正脱水。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口服补液盐含有葡萄糖、钠、钾等成分,能有效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使用时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喂服,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引起呕吐。对于轻度或中度脱水,口服补液盐是首选治疗方案。
2.蒙脱石散:蒙脱石散是一种吸附性止泻药,能覆盖肠道黏膜,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减少其对肠道的刺激。该药物不进入血液循环,安全性高,适合小儿使用。蒙脱石散还能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服用时需与其他药物间隔一定时间,避免影响药效。
3.益生菌: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增殖,从而改善腹泻症状。常见的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能缩短腹泻病程,减少排便次数,尤其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病毒性腹泻。需注意保存条件,避免高温破坏活性。
4.锌制剂:锌是小儿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腹泻时锌流失加剧。补充锌制剂能促进肠黏膜修复,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腹泻复发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腹泻患儿连续补锌10-14天,剂量根据年龄调整。锌制剂口感较差,可与果汁混合服用以提高依从性。
5.消旋卡多曲:消旋卡多曲是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能减少肠道分泌,缓解水样便症状。该药物适用于分泌性腹泻,起效较快,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消旋卡多曲不推荐用于感染性腹泻的单一治疗,通常需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小儿腹泻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药物,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和护理。脱水是腹泻的主要风险,及时补液是关键。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