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表现包括呼吸急促或费力、口唇或皮肤青紫、喂养困难或体重增长缓慢、容易疲劳或活动耐力差、反复呼吸道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呼吸急促或费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因心脏泵血功能不足或血液循环异常,导致肺部淤血或供氧不足。表现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增快,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或肋骨间隙凹陷。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喘息或咳嗽,尤其在平卧时症状更明显。
2.口唇或皮肤青紫: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氧合不足时,患儿可能出现中心性青紫,以口唇、甲床和面部为著。青紫程度与心脏畸形类型相关,严重者在哭闹或活动后加重,安静时也可能持续存在。部分患儿伴随杵状指或趾。
3.喂养困难或体重增长缓慢:心脏功能异常会增加机体耗能,患儿吸吮时易疲劳,表现为吃奶中断、出汗多或拒食。长期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和身高低于同龄标准,生长曲线呈迟缓趋势。
4.容易疲劳或活动耐力差:心脏供血不足使患儿体力受限,轻微活动即出现气促、面色苍白或蹲踞现象。年长儿可能主诉胸闷或心悸,运动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5.反复呼吸道感染:心脏畸形引起肺循环淤血或免疫力下降,患儿易患肺炎或支气管炎,且病程迁延难愈。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定期监测心功能及生长发育指标,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表现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暖,预防感染,保证均衡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