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流血时,直接压迫伤口止血、抬高受伤部位减少出血、使用干净敷料覆盖伤口、避免移除已凝固的血块、及时就医处理深部伤口。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压迫伤口止血:用干净纱布或布料紧压出血部位,持续施压至少10分钟,压力需均匀覆盖整个伤口。若血液渗透敷料,勿直接取下,应在原有敷料上叠加新纱布继续压迫。压迫时避免频繁查看伤口,以免干扰凝血过程。
2.抬高受伤部位减少出血:在压迫伤口的同时,将头部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利用重力减缓血液流向伤口的速度。但需注意避免过度移动颈部,防止加重损伤。此法适用于浅表伤口,若怀疑颈椎受伤则需固定体位后再处理。
3.使用干净敷料覆盖伤口: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料覆盖伤口,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敷料需完全隔绝外界污染,避免细菌侵入。若现场无医用材料,可用煮沸晾干的棉布替代,不可使用卫生纸等易碎物品。
4.避免移除已凝固的血块:血块是自然形成的保护屏障,强行剥离可能导致二次出血。若敷料与血块粘连,用生理盐水浸湿后轻柔取下,不可用力撕扯。保持伤口周围清洁,但不可直接冲洗血块覆盖处。
5.及时就医处理深部伤口:若出血呈喷射状、无法止住或伤口内有异物嵌入,需立即送医。深部伤口可能损伤血管或颅骨,自行处理风险极高。途中持续压迫止血,并记录出血量及时间,供医护人员参考。
止血过程中需保持冷静,动作轻柔避免加重损伤。观察伤者意识状态,若出现头晕、呕吐或言语模糊,提示可能存在颅内损伤。勿随意使用药物或民间偏方,如涂抹烟灰、香灰等,此类行为可能引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