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进行唐氏筛查的最佳时间通常在妊娠15-20周之间。这一阶段通过抽取孕妇外周血,结合血清学指标和超声检查,能够较准确地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早期筛查如11-13周的联合筛查也可作为补充,但中期筛查仍是目前临床推荐的核心方案。
唐筛的时机选择基于胎儿发育特点及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孕中期母体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游离β-hCG等标志物水平趋于稳定,与超声测量的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数据结合,可显著提高检出率。部分地区采用早中孕联合筛查策略,先通过早期NT超声和血清PAPP-A检测进行初筛,中期再补充血清学检查,进一步优化检测准确性。不同医疗机构的具体流程可能存在差异,需结合孕妇年龄、孕周及既往病史制定个体化方案。
进行唐筛前需确认准确孕周,误差超过7天可能影响结果判读。筛查前无需空腹,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若结果提示高风险,需通过无创DNA或羊水穿刺进一步诊断。35岁以上高龄孕妇、有异常妊娠史或家族遗传病史者,建议直接咨询遗传学专家。唐筛属于风险评估而非确诊手段,即使低风险仍存在漏检可能,孕期需按时完成后续超声排畸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