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容易得尿路感染的原因包括分娩过程中尿道受到机械性损伤、产后恶露增加细菌滋生风险、身体抵抗力下降、排尿习惯改变导致尿液滞留、导尿管使用增加感染机会。具体分析如下:
1.分娩过程中尿道受到机械性损伤: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可能对尿道及周围组织造成挤压或撕裂,黏膜屏障受损后细菌更容易侵入尿道。尤其是难产或使用产钳助产时,尿道损伤风险更高,局部创面未完全愈合时细菌繁殖引发感染。
2.产后恶露增加细菌滋生风险:恶露中含有血液及坏死组织,为细菌生长提供营养,若未及时清洁会阴部,细菌可能经尿道口上行至膀胱。恶露排出期间会阴部潮湿环境也利于细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概率。
3.身体抵抗力下降:妊娠及分娩消耗大量体力,产后激素水平骤变导致免疫系统功能暂时减弱,白细胞活性降低,难以有效清除入侵尿道的病原体,细菌乘虚而入引发炎症反应。
4.排尿习惯改变导致尿液滞留:产后因伤口疼痛或麻醉影响,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刻意减少饮水,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时间延长,细菌无法被及时冲刷排出,大量繁殖后逆行感染尿道及肾脏。
5.导尿管使用增加感染机会:剖宫产或产后尿潴留时需留置导尿管,器械操作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尿道,导管长期刺激黏膜也可能破坏天然防御机制,细菌沿管壁上行引发感染。
产后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卫生用品;多饮水促进排尿,避免憋尿;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导尿管使用期间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均衡饮食以加速体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