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呕血通常由消化道严重出血引起,尤其是上消化道病变。常见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以及恶性肿瘤等。呕血往往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需立即就医处理,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是呕血的主要原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占较大比例。溃疡侵蚀血管会导致动脉破裂,引发喷射状出血。肝硬化患者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使血管壁变薄,进食粗糙食物或腹压骤升可能诱发破裂,出血量大且凶猛。急性胃黏膜病变多见于应激、药物或酒精刺激,黏膜广泛糜烂渗血。胃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侵蚀血管也会导致呕血,常伴有消瘦、贫血等消耗症状。其他少见原因包括贲门黏膜撕裂、胆道出血或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症等。
呕血属于急危重症,必须立即禁食并平卧,避免误吸血液导致窒息。头部需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残留血液。切勿自行服用止血药或饮水,以免加重出血或影响后续内镜检查。就医时需准确描述呕血颜色鲜红或咖啡渣样、量及伴随症状如腹痛、黑便。医生会根据病史选择胃镜、CT或血管造影明确出血点,可能采用药物止血、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干预。长期服用抗凝药或者需评估用药风险,肝硬化患者应定期筛查静脉曲张。预防呕血需控制基础疾病,避免酗酒、辛辣饮食等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