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不建议使用双氧水清洗耳道。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损伤中耳黏膜,甚至穿透鼓膜导致内耳化学性灼伤,加重炎症反应。临床通常采用抗生素滴耳液或生理盐水清洁,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道流脓等。治疗原则以抗感染和促进分泌物排出为主。双氧水虽能杀菌,但浓度控制不当易引发副作用。例如,3%浓度的双氧水可能破坏耳道正常菌群,而高浓度溶液会导致组织水肿。部分患者自行冲洗时操作不当,可能将外耳道分泌物冲入中耳腔,增加感染风险。医生在特殊情况下可能稀释后局部使用,但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并配合吸引器清理。
使用任何耳道清洁方法前,必须明确鼓膜是否完整。鼓膜穿孔者禁用双氧水,避免液体进入中耳腔。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停用并就医。儿童患者更需谨慎,耳道结构较成人狭窄,黏膜更脆弱。日常护理应避免挖耳、进水,游泳时佩戴耳塞。若耳道分泌物较多,可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切勿深入。中耳炎反复发作者需排查鼻咽部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或鼻炎,避免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