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肺是中医理论中描述药物或治疗方法作用于肺经,调理肺脏功能的术语。肺在中医里不仅指解剖学的肺脏,更涵盖呼吸、水液代谢、卫外防御等系统功能。归肺意味着特定药性能够直达肺经,纠正肺系统的气血阴阳失衡,起到宣发、肃降或补益等作用。
中药归经理论认为,药物进入人体后会选择性作用于特定经络脏腑。归肺的药物多具有辛味或甘味,质地轻清上扬,如麻黄、杏仁能宣肺平喘,麦冬、沙参可滋阴润肺。这类药物通过调节肺气宣降,改善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同时影响与水液代谢相关的皮毛开合功能。外感风寒或燥邪伤肺时,归肺药物能驱邪外出;肺气虚损时,补肺药物可增强卫外能力。部分归肺药物还兼入脾、肾经,体现中医整体观中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的关联性。
使用归肺药物需辨证准确。风寒闭肺宜选辛温宣散的麻黄、紫苏,风热犯肺则需桑叶、菊花等辛凉之品。肺阴虚忌用燥烈伤阴的温性药,肺寒咳喘慎用寒凉敛肺药物。部分归肺药如细辛、白果有毒性,需严格掌握剂量。外治法的穴位贴敷或艾灸肺俞穴也属归肺疗法,但需避开皮肤破损或出血倾向者。饮食调养中,白色食物如百合、银耳常被认为有归肺特性,适合秋燥季节润肺,但痰湿体质不宜过食滋腻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