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胆汁在传统医学中确实被用于治疗痢疾。其有效成分如胆汁酸和胆盐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能抑制肠道病原体生长,缓解腹泻症状。古代医书《本草纲目》记载其清热毒、止痢疾,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对痢疾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猪胆汁治疗痢疾的作用机制主要基于两方面。胆汁中的胆酸能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繁殖。同时,胆汁成分可调节肠道水分平衡,减少炎症渗出,从而改善里急后重、脓血便等典型症状。民间常将干燥胆汁粉与黄连、木香等配伍,增强疗效。部分现代中成药如胆黄片亦含猪胆汁提取物,用于细菌性痢疾辅助治疗。
使用猪胆汁需注意来源安全与剂量控制。未经处理的生胆汁可能携带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需严格消毒或加工成制剂。过量服用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肝胆疾病患者慎用。孕妇、儿童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传统用法多配合辨证施治,湿热型痢疾更适合,虚寒型腹泻则不宜。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现代抗感染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