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到医院通常通过问诊了解症状特点、触诊检查颈部肌肉紧张度、影像学检查观察骨骼结构、神经功能测试评估反射及感觉、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问诊了解症状特点:医生会详细询问疼痛部位、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是否伴随头晕、手麻等症状。既往病史、职业习惯及日常姿势也是重点内容。通过症状特点初步判断颈椎病变类型及严重程度,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
2.触诊检查颈部肌肉紧张度:医生用手按压颈部及肩背部,检查肌肉是否存在痉挛、压痛或结节。观察颈椎活动范围,如前屈、后伸、旋转是否受限。触诊可发现局部炎症反应或关节错位,辅助判断病变区域。
3.影像学检查观察骨骼结构:X光片显示颈椎曲度、骨质增生或椎间隙狭窄情况。CT扫描进一步观察骨性结构细节,如椎弓根或小关节病变。核磁共振可清晰呈现椎间盘突出、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状态,对软组织损伤诊断价值较高。
4.神经功能测试评估反射及感觉:通过叩诊锤测试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腱反射是否减弱或亢进。用棉签或针尖检查皮肤触觉、痛觉是否异常。上肢肌力测试如握力、抬臂动作帮助判断神经根受压节段。
5.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测可鉴别感染或风湿性疾病。若怀疑痛风或骨质疏松,需检查尿酸、钙磷代谢指标。实验室结果结合临床表现,避免误诊为其他系统性疾病。
就医前避免自行按摩或剧烈活动,防止加重神经压迫。检查时需配合医生要求保持特定姿势,确保影像清晰。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期复查,早期发现颈椎退变迹象。治疗期间遵医嘱调整生活习惯,如枕头高度、坐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