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3-5天,具体时长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以及个体免疫力有关。多数患者在规范用药后,体温可在数日内逐渐恢复正常,但若合并细菌感染或出现并发症,发热可能延长至1周以上。
急性鼻窦炎发热主要由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引发,病原体以病毒或细菌为主。病毒感染时发热多为低至中度37.5-38.5℃,常伴随鼻塞、头痛;细菌感染则可能引起高热超过39℃,脓性鼻涕和面部压痛更明显。早期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症状,但需结合鼻腔冲洗、局部激素喷雾等治疗。若72小时后仍持续高热或症状加重,需考虑抗生素干预。儿童、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因免疫力较弱,发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需密切观察。
发热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以稀释分泌物。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病原体扩散至中耳或邻近鼻窦。体温超过38.5℃时可物理降温,但禁用酒精擦浴。注意区分鼻窦炎与其他发热性疾病,如出现颈部僵硬、意识模糊或皮疹需立即就医。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足疗程使用,过早停药易导致耐药性。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或反复发热者,建议完善鼻内镜或CT检查排除解剖结构异常。糖尿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调整剂量,避免使用含麻黄碱的减充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