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多数情况下通过增加喂养和光照治疗即可缓解。病理性黄疸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光疗、药物干预或换血疗法,家长切勿自行用药。
初生婴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自然消退,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有关。此时只需加强母乳或配方奶喂养,促进胆红素排出。病理性黄疸可能由溶血、感染或代谢异常引起,需医疗干预。医生可能使用苯巴比妥等药物促进肝脏代谢,或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溶血性黄疸。光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分解胆红素。
家长需密切观察黄疸变化,若皮肤黄染加重或蔓延至四肢、手心脚心,或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中药、茵栀黄等药物,可能引发腹泻或过敏。母乳喂养的婴儿若黄疸持续,可咨询医生是否需暂停母乳,排除母乳性黄疸。治疗期间需确保婴儿水分和营养摄入,避免脱水加重黄疸。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