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和呕吐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3至6天内出现,初期表现与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相似,容易被忽视。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眼睛充血、面部潮红或相对缓脉,这些体征有助于早期识别。
黄热病早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发热通常突然发生,体温迅速升高至39°C以上,伴随明显的畏寒和全身不适。头痛多集中在额部或枕部,肌肉疼痛以背部和下肢尤为明显。恶心和呕吐可能反复发作,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部分病例会出现轻度黄疸或蛋白尿,提示肝脏或肾脏受累。早期症状持续3至4天后,多数患者进入缓解期,体温下降,症状减轻。但约15%的患者会进展为重症,出现高热、出血倾向或多器官衰竭。
早期识别黄热病症状至关重要,尤其是近期前往流行地区或接触蚊虫的人群。若出现上述表现,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以防加重出血风险。确诊依赖病毒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查。预防措施包括接种黄热病疫苗和防蚊措施,疫苗可提供终身免疫。未接种者前往流行区前应至少提前10天完成接种。早期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