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的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通阳宣痹、益气养阴、化痰祛湿、调理脏腑。具体分析如下:
1.活血化瘀:胸痹多因气血瘀滞所致,治疗需注重疏通血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常用药物如丹参、川芎、红花等具有活血散瘀功效,可缓解胸闷、胸痛症状。针灸或推拿也可辅助促进气血运行,减少瘀阻。临床需根据瘀血程度选择合适方剂,避免过度活血伤正。
2.通阳宣痹:阳气不足或寒凝气滞易引发胸痹,治疗需温通心阳、散寒行气。桂枝、薤白等药物能宣通胸中阳气,配合艾灸或温敷可增强疗效。此法适用于遇冷加重的胸痛,需注意避免辛温药物耗伤阴液。
3.益气养阴:久病或体虚者常兼气阴两虚,治疗需补益心气、滋养心阴。人参、麦冬、五味子等药物可益气生津,改善心悸、乏力症状。食疗如山药、百合亦有辅助作用,需长期调养以固本培元。
4.化痰祛湿:痰湿内阻型胸痹需化痰降浊、健脾利湿。瓜蒌、半夏等药物能涤痰开结,配合茯苓、白术健脾以绝痰源。此类患者需控制饮食,避免肥甘厚味加重湿浊。
5.调理脏腑:胸痹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治疗需整体调节。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温补肾阳等法可协同改善胸痹,如柴胡疏肝散、归脾汤等方剂的应用。
胸痹治疗需结合具体证型灵活施治,注重标本兼顾。急性期以缓解症状为主,缓解期则侧重扶正固本。同时需调畅情志、适度运动,避免外邪侵袭,以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