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针灸治疗一般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间隔1-2天为宜。具体频率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个体耐受性及针灸医师的专业评估调整。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可适当增加频次,慢性恢复阶段可逐渐减少至每周1-2次,总疗程通常持续4-6周。
针灸治疗肩周炎通过刺激局部穴位如肩髃、肩髎、阿是穴等,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并减轻炎症。现代针灸能调节神经递质释放,抑制疼痛信号传导,同时改善肩关节周围微循环。间隔1-2天的治疗周期既能让针灸效应持续积累,又避免过度刺激导致软组织疲劳。部分患者配合电针、温针或拔罐等辅助疗法时,需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以确保组织修复。临床观察显示,约70%患者在3-5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但关节活动度恢复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系统治疗。
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针灸后立即提重物或过度活动患肢,防止针孔感染或肌肉二次损伤。糖尿病患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应提前告知医师,调整针刺深度和留针时间。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酸胀加重现象,通常24小时内自行缓解,若持续不适需及时复诊。配合热敷和康复锻炼能显著提升疗效,但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孕妇及安装心脏起搏器者慎用某些特殊针法。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关节功能进展,必要时结合推拿或药物等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