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免疫主要是检查免疫细胞数量与功能、抗体水平、补体系统活性、炎症标志物、自身抗体。具体分析如下:
1.免疫细胞数量与功能: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通过血液检测可量化各类细胞比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能评估细胞免疫状态,例如CD4与CD8比值异常可能提示免疫功能紊乱。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反映先天免疫能力,数值过低易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2.抗体水平: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含量,判断体液免疫状态。IgG是主要抗体,低下时易发生细菌感染;IgA缺乏可能导致黏膜防御薄弱。特定抗体如抗风疹病毒IgG可评估疫苗接种效果或既往感染史。
3.补体系统活性:补体蛋白如C3、C4参与病原体清除,检测其浓度及总补体活性CH50。补体消耗过快见于自身免疫病,遗传性缺陷则增加化脓性感染概率。补体溶血试验能直观反映功能完整性。
4.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血沉等非特异性指标提示炎症程度。CRP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检测可辅助诊断过度炎症反应。
5.自身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异常提示自身免疫病。抗双链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高,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血管炎相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阳性结果意义。
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饮食干扰,近期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部分项目需多次检测对比动态变化,避免单一数据误判。检测后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必要时进一步排查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