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检查安全性与准确性。超声作为无创、便捷的影像学手段,适用于筛查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存在围产期高危因素的患儿,可早期发现颅内出血、脑积水等病变。检查前需明确适应症,结合临床病史选择合适探头频率及扫描切面,避免漏诊或误诊。
检查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脑室系统、脑实质及血管结构。经前囟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是标准扫描路径,需动态观察脑组织回声强度、脑室形态及脉络丛状态。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或疑似缺血缺氧性脑病者,需增加多普勒血流评估。检查时动作轻柔,避免压迫囟门过久,同时注意保暖,减少新生儿应激反应。图像采集需清晰标注切面方位,留存动态视频以备复核。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消毒探头,使用无菌耦合剂预防感染。检查环境需保持适宜温度,避免新生儿低体温。操作者需熟悉新生儿颅脑解剖特点,识别正常变异与病理征象,如室管膜下出血需与正常脉络丛区分。报告书写应规范,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避免过度诊断。对于可疑病例,建议动态随访或联合MRI进一步检查。检查后及时清洁患儿头部残留耦合剂,并向家属简要说明结果及后续处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