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恢复期出现轻微疼痛是正常现象,通常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或外界刺激有关。
耳膜穿孔后,疼痛程度与穿孔大小、病因及个体差异有关。外伤或感染导致的穿孔,初期可能伴随明显疼痛,但随着修复进行,疼痛会逐渐减轻。恢复期疼痛多表现为隐痛或刺痛,尤其在吞咽、打哈欠或外界气压变化时可能加重。中耳腔分泌物刺激或继发感染也会引发疼痛,需结合分泌物性状、发热等症状综合判断。若疼痛持续加剧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可能提示感染未控制或穿孔未愈合,需及时就医。
恢复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勿自行掏耳或用力擤鼻涕,以防细菌侵入或加重穿孔。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避免乘坐飞机或前往高海拔地区,以防气压差影响愈合。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疼痛超过两周无缓解,或出现耳闷、流脓等症状,需复查耳镜评估愈合情况。定期随访有助于监测恢复进度,必要时可采取贴膜修补或手术干预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