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接触传染、自身免疫力低下、不良生活习惯、局部环境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是引起手癣最常见的原因。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容易侵犯手部皮肤角质层。这些癣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可大量繁殖,分解皮肤的角蛋白,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从而引发手癣的症状,如红斑、水疱、脱屑等。
2.接触传染:与患有手癣、足癣、股癣等癣病的患者直接接触,或者共用毛巾、浴巾、手套等生活用品,都可能被传染。例如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如果接触到被癣菌污染的物品,癣菌就可能传播到手部,进而引发手癣。
3.自身免疫力低下: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皮肤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也会减弱。例如长期患病、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情况,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此时,原本存在于皮肤表面的癣菌就可能趁机大量繁殖,侵犯手部皮肤,导致手癣的发生。
4.不良生活习惯:不注意手部卫生,长时间不洗手,会使手部皮肤滋生大量细菌和真菌。另外,过度搔抓手部皮肤,容易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为癣菌的入侵创造条件。例如有些人习惯用手搔抓脚部癣病部位后不洗手,再搔抓手部,就很容易将脚部的癣菌带到手上引发手癣。
5.局部环境因素:手部长期处于潮湿多汗的环境中,有利于癣菌的生长繁殖。例如一些从事水产工作、经常戴橡胶手套的人,手部皮肤容易处于潮湿状态,增加了患手癣的风险。另外,高温环境也会促使癣菌滋生,从而诱发手癣。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手部清洁干燥,避免与癣病患者共用物品,积极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预防手癣的发生。如果已经患有手癣,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和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