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皮可以内服,但需谨慎使用并遵循专业指导。木槿皮作为一味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功效,传统医学中常用于煎汤或研末内服治疗痢疾、肠风下血等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其含有鞣质、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对特定病症有一定调节作用,但内服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剂量。
木槿皮内服通常以煎汤为主,常见用量为3-10克,具体需根据体质和病情调整。临床多用于湿热型腹泻、皮肤顽癣等症,常配伍其他药材增强疗效。例如治疗慢性痢疾时,可与地榆、黄连同用;针对寄生虫感染,多与槟榔、使君子协同使用。生品刺激性较强,部分地区会将新鲜树皮经醋炒或蜜炙后降低毒性。动物实验显示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消化道刺激反应,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
使用木槿皮需注意药材基源准确,需选用锦葵科植物木槿的干燥茎皮。部分地区易混淆的紫荆皮等品种具有不同药性。孕妇、脾胃虚寒者禁用,过敏体质者首次服用应减量测试。内服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如出现恶心、呕吐需立即停用。由于个体差异较大,自行用药风险较高,必须经中医师辨证后开具处方。现代研究尚未完全明确其长期服用的安全性,不建议作为保健品日常使用。药材贮藏需防潮防蛀,霉变后禁止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