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后遗症期主要表现为骨骼畸形、生长迟缓、肌肉无力、牙齿发育不良、胸廓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骨骼畸形:佝偻病后遗症期常见长骨弯曲、膝内翻或外翻,脊柱侧凸等。骨骼因钙磷代谢异常导致软化变形,下肢承重部位尤为明显。畸形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严重者可能影响行走功能。部分畸形随年龄增长可能加重,需早期干预矫正。
2.生长迟缓:身高发育落后于同龄人,四肢比例不协调。骨骼生长板受损导致纵向生长受限,骨龄延迟明显。营养补充与康复训练可部分改善,但完全恢复较困难。生长迟缓还可能伴随代谢异常,需长期监测。
3.肌肉无力:四肢肌肉张力降低,活动耐力差。骨骼支撑不足导致肌肉代偿性疲劳,运动能力受限。肌肉无力可能伴随关节松弛,增加跌倒风险。适度锻炼可增强肌力,但需避免过度负重。
4.牙齿发育不良:牙釉质发育不全,易龋齿或牙齿排列不齐。乳牙与恒牙均可能受累,牙根形成延迟。口腔卫生管理尤为重要,定期检查可减少并发症。严重者需正畸治疗改善咬合功能。
5.胸廓异常:肋骨与胸骨变形形成鸡胸或漏斗胸,影响呼吸功能。胸廓畸形可能压迫心肺,导致运动后气促。轻度畸形无需处理,严重者需手术矫正以改善通气。
佝偻病后遗症需结合临床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剧烈运动加重骨骼负担。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注重姿势矫正与营养均衡。心理支持不可忽视,帮助适应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