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尤其是病情进展到晚期时。腹水的出现通常标志着肝功能已严重受损,属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典型表现。若不及时干预,患者生存率可能显著降低,五年生存率甚至不足50%。
肝硬化腹水的高死亡率与多种因素相关。肝功能衰竭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引发低蛋白血症,进一步加重腹水。门静脉高压使腹腔内血管压力升高,液体渗入腹腔形成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可能突然发生,导致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等也会加速病情恶化。治疗手段如限盐、利尿剂、穿刺放液等虽能缓解症状,但无法逆转肝硬化本身,最终可能需肝移植。
肝硬化腹水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电解质及腹水情况。饮食上需控制钠盐摄入,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肝性脑病风险。出现发热、腹痛或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警惕感染或肝性脑病。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肾脏的药物。部分患者可能因经济或身体条件无法接受肝移植,需提前与医生沟通替代治疗方案。心理支持同样重要,长期病痛易引发焦虑抑郁,家属应给予充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