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膀胱炎的尿常规检查结果可能正常,也可能出现非特异性异常,具体表现因人而异。该病属于慢性膀胱炎症,但病变主要位于膀胱壁深层,常规尿液检查可能无法直接反映间质性病变的特征。约30%-50%的患者尿常规结果完全正常,部分患者可能仅显示轻微白细胞增多或镜下血尿,这些表现缺乏诊断特异性。
间质性膀胱炎的病理改变集中在膀胱黏膜下层和肌层,常规尿检主要反映尿液成分变化。疾病早期膀胱黏膜尚未出现明显溃疡时,尿液成分可能保持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若出现Hunner溃疡或继发感染,尿液中可能出现红细胞、白细胞或蛋白质。但这类改变与普通膀胱炎相似,无法作为确诊依据。诊断更依赖临床症状如膀胱区疼痛、尿频尿急和特殊检查如膀胱镜检查、钾离子敏感试验。尿培养通常呈阴性,有助于与细菌性膀胱炎鉴别。
注意尿常规正常不能排除间质性膀胱炎,尤其对于典型症状持续存在的患者。建议结合排尿日记记录昼夜排尿频率,必要时进行膀胱容量测定。避免仅凭尿检结果延误诊治,确诊需由泌尿专科医生综合评估。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有助于监测是否合并尿路感染,但检查结果与疾病活动度不一定相关。饮食调整如低酸食谱可能改善症状,确诊前应排除结核性膀胱炎等相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