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是否会导致耳聋取决于穿孔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多数情况下,鼓膜穿孔不会直接导致永久性耳聋,但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或增加感染风险。
鼓膜是外耳与中耳之间的薄膜,主要功能是传导声音振动。穿孔后,声音传导效率可能降低,导致轻度至中度听力减退。小穿孔通常可自行愈合,听力随之恢复;但大穿孔或长期未愈合的穿孔可能需手术修复。若合并中耳炎或内耳损伤,听力损失可能加重,甚至发展为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慢性感染或胆脂瘤等并发症会进一步破坏听骨链或内耳结构,此时听力恢复难度较大。
预防鼓膜穿孔的关键是避免耳部外伤,如不用尖锐物品掏耳、防止耳部受高压冲击如爆炸、潜水。游泳或洗澡时可用耳塞防水,减少感染机会。若出现耳痛、流脓或突然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冲洗耳道。鼓膜穿孔后应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必要时接受鼓膜修补术或听力重建手术。保持耳道干燥、控制炎症是促进愈合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