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可通过足印观察内侧弧度是否消失、站立时足弓是否塌陷、行走时足部容易疲劳或疼痛、足跟外翻角度是否异常、穿鞋后鞋底内侧磨损是否严重。具体分析如下:
1.足印观察内侧弧度是否消失:将足底沾水后踩在纸上,正常足印内侧会有明显弧形空缺,扁平足则足印完整无弧度。足弓结构缺失导致压力分布改变,足印中部与内侧连接成片,可能伴随前掌或后跟增宽。
2.站立时足弓是否塌陷:自然站立时从内侧观察,正常足弓距地面有1-2横指高度,扁平足则足弓贴地。胫骨后肌腱功能不足或韧带松弛会导致支撑力下降,足舟骨明显下陷,严重者踝关节内侧可见凸起。
3.行走时足部容易疲劳或疼痛:扁平足因缓冲能力减弱,长时间行走后足底筋膜或足踝周围肌肉易酸胀。疼痛多集中在足弓内侧、脚跟或小腿后侧,休息后缓解,活动后复发。
4.足跟外翻角度是否异常:从后方观察站立姿势,正常足跟与小腿呈直线,扁平足则足跟向外偏斜。跟骨外翻会牵拉跟腱,可能引发跖筋膜炎或膝关节代偿性扭转。
5.穿鞋后鞋底内侧磨损是否严重:扁平足因受力偏向内侧,鞋底内侧磨损速度明显快于外侧。长期异常摩擦会导致鞋帮变形,甚至出现鞋面内侧破损。
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使用硬质鞋垫或过度运动。儿童发育期需定期检查足弓形态,成人可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疼痛持续加重应排除韧带损伤或关节病变,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