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破损流血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损伤程度和止血措施是否及时。轻微擦伤可能很快止血,而较深的裂伤或血管损伤可能持续更久。若出血超过24小时未止或反复出血,需立即就医检查是否存在严重损伤或感染风险。
外耳道破损常见原因包括掏耳不当、外力撞击、异物划伤或炎症溃破。皮肤较薄且血管丰富,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出血。自行处理时,应避免继续掏挖或按压,用干净纱布轻压止血。若伴随剧烈疼痛、听力下降或头晕,可能伤及鼓膜或中耳结构,需专业医生评估。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但避免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止血后保持耳道干燥,防止污水进入降低感染风险。
处理外耳道出血时,切勿用棉签等工具深入擦拭,可能加重损伤或推送血块堵塞耳道。酒精或双氧水刺激性较强,仅限医生指导下使用。出血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或擤鼻,防止压力变化影响愈合。儿童患者需防止抓挠伤口。若出血伴随脓液、发热或耳鸣,提示感染或并发症,需抗生素治疗。长期使用耳机或助听器者,愈合前应暂停佩戴减少摩擦。定期复查确保伤口恢复,避免遗留瘢痕影响耳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