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的症状有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口苦口黏、小便短赤、大便黏滞。具体分析如下:
1.身热不扬:湿热内蕴时,体表发热但触摸肌肤初觉不热,久按则灼手,常伴有午后热势明显。热邪被湿邪郁遏,难以透发,导致热感不显著但持续存在。患者可能自觉烦闷,体温升高但出汗不畅,热势缠绵难退。
2.头身困重:湿性黏滞重浊,阻滞经络气血运行,表现为头部昏沉如裹,肢体酸困乏力。湿邪困遏清阳,导致头脑不清醒,身体沉重如负物,活动后症状加重。
3.口苦口黏:湿热熏蒸于上,口腔出现苦味或黏腻感,舌苔黄腻。湿热蕴结脾胃,浊气上泛,导致口中不清爽,唾液黏稠,甚至伴有口气秽浊。
4.小便短赤:湿热下注膀胱,小便量少色深,排尿时有灼热感。湿热蕴结下焦,气化不利,尿液浓缩,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不畅。
5.大便黏滞:湿热蕴结肠道,大便黏腻臭秽,排便不爽或肛门灼热。湿邪黏滞与热邪交结,导致粪便黏滞马桶,排便后仍有未尽感,可能伴有腹胀。
湿热症状多表现为热势缠绵与湿浊胶着并存,病位涉及三焦,需结合具体证候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