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可以查出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道梗阻、肝癌。具体分析如下:
1.肝炎:肝功能检查通过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异常提示肝脏炎症。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常伴随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出现球蛋白异常。急性肝炎时胆红素水平短期内上升,慢性肝炎则表现为长期轻度异常。部分药物或酒精也可能导致肝炎,需结合病史判断。
2.肝硬化:肝功能检查显示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提示肝脏合成能力下降。肝硬化晚期可能出现胆红素持续升高、血小板减少。门静脉高压时,脾功能亢进进一步影响血常规结果。影像学检查可辅助确诊,但肝功能指标是早期筛查的重要依据。
3.脂肪肝: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常见于脂肪肝患者。甘油三酯或胆固醇异常可能伴随代谢综合征。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脂肪浸润,但肝功能指标能动态反映病情进展。控制饮食与运动后,指标改善可辅助诊断。
4.胆道梗阻: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升高提示胆汁淤积。胆总管结石或肿瘤压迫时,直接胆红素升高更为明显。尿液颜色加深与粪便变浅是典型症状,需结合影像学明确梗阻位置。肝功能检查能区分肝内或肝外梗阻类型。
5.肝癌:甲胎蛋白异常升高与肝功能指标恶化可能提示肝癌。慢性肝病背景下的转氨酶突然波动需警惕癌变。肿瘤压迫胆管时,胆红素水平急剧上升。早期肝癌可能仅表现为轻度指标异常,需结合超声或CT进一步筛查。
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近期服用药物可能干扰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孕妇或特殊体质者部分指标可能存在生理性波动。异常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避免自行诊断。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