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主要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骨巨细胞瘤、转移性骨肿瘤。具体分析如下:
1.骨肉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端,如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肿瘤细胞直接形成不成熟骨样组织,生长迅速且易早期转移。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影像学可见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治疗以手术切除联合化疗为主,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
2.软骨肉瘤:软骨肉瘤起源于软骨细胞,好发于骨盆、股骨等中轴骨,生长缓慢但易局部复发。病理分级决定恶性程度,低级别者预后较好。典型症状为渐进性疼痛,X线显示溶骨性破坏伴点状钙化。手术彻底切除是关键,放疗和化疗效果有限。
3.尤文肉瘤:尤文肉瘤属于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的长骨或骨盆。临床特点为疼痛、发热及白细胞升高,易误诊为骨髓炎。影像学可见虫蚀样骨破坏伴洋葱皮样骨膜反应。需综合手术、放疗及多药化疗,五年生存率与治疗时机相关。
4.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为交界性肿瘤,好发于20-40岁人群的膝关节周围。病理特征为多核巨细胞散布于单核基质细胞中,具有局部侵袭性。症状以疼痛和病理性骨折为主,X线呈偏心性肥皂泡样改变。手术刮除或广泛切除是主要手段,但复发率较高。
5.转移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多为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晚期转移所致,常见于脊柱、骨盆等中轴骨。表现为顽固性疼痛、高钙血症或脊髓压迫。影像学以溶骨性或成骨性破坏为特征。治疗需针对原发癌,辅以放疗、骨稳定药物及姑息手术。
出现骨痛或不明原因肿块需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病理性骨折。诊断依赖影像学与病理活检,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或转移,保持营养支持以改善机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