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鹅口疮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抗真菌药物、调整饮食结构、避免交叉感染、增强免疫力。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口腔清洁:鹅口疮由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口腔清洁能减少菌群繁殖。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拭乳头,婴儿口腔可用纱布蘸淡盐水轻柔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防止黏膜损伤。每日清洁至少两次,持续至症状消失。
2.使用抗真菌药物:医生常开具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直接涂抹于患处。药物需均匀覆盖白色斑块,每日用药3-4次。症状缓解后仍需坚持用药数天,防止复发。不可自行增减药量,避免产生耐药性。
3.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食物摄入,糖分易促进真菌生长。母乳喂养者母亲需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婴儿可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C的摄入,如米汤、果蔬泥。饮食温度宜适中,避免过烫刺激黏膜。
4.避免交叉感染:鹅口疮具有传染性,需隔离患儿餐具、毛巾等物品。奶瓶、玩具每日煮沸消毒,衣物单独清洗晾晒。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前后需彻底洗手,防止真菌传播。患病期间避免亲吻婴儿口腔。
5.增强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易诱发鹅口疮复发。保证充足睡眠,适当户外活动促进体质提升。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获得抗体,母亲需注意自身营养均衡。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免疫调节剂。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持续未见好转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避免擅自使用偏方,防止加重病情。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菌群平衡,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哺乳期母亲若出现乳头皲裂或疼痛,应同步检查是否感染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