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荨麻疹具有一定效果,尤其对慢性荨麻疹或反复发作的病例可能起到辅助缓解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荨麻疹多与风邪侵袭、气血失调有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减轻风团瘙痒等症状。临床常用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位,配合拔罐或放血疗法增强疗效。部分研究显示针灸能调节免疫反应,降低组胺释放,但效果因人而异,需结合个体情况辨证施治。
荨麻疹发作时,针灸可快速缓解瘙痒和红肿,尤其对常规抗组胺药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另一种选择。治疗原理在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抑制肥大细胞活化,减少炎症介质释放。风热型常取大椎、合谷穴疏风清热,风寒型则用风门、肺俞穴温散寒邪。对于情绪压力诱发的荨麻疹,太冲、内关等穴位有助于疏肝解郁。建议每周治疗2-3次,4周为一个疗程,多数患者在1-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配合中药内服或耳穴贴压可提高远期疗效。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皮肤感染或严重凝血障碍者不宜施针。孕妇应避免合谷、三阴交等敏感穴位。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发物,避免冷热刺激和过度搔抓。急性喉头水肿等重症荨麻疹需立即就医,不可依赖针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症状加重,属正常排病反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针具消毒规范。针灸同时不应擅自停用抗过敏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记录发作诱因和针灸反应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