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也可累及其他器官。常见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严重时可出现咯血或胸痛。早期症状可能较轻微,易被忽视,但病情进展后危害较大。
肺结核的典型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持续两周以上需警惕,初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黄痰或血丝痰。午后低热是特征之一,体温常徘徊在37.5-38.5℃之间,夜间盗汗明显。全身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短期内体重骤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提示病变累及胸膜。肺外结核如淋巴结、骨骼或脑膜受累时,表现更为复杂,例如颈部肿块、关节肿胀或头痛呕吐。
诊断肺结核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胸部X光或CT可发现肺部阴影、空洞等典型改变,痰涂片或分子检测能确认病原体。治疗需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至少6个月。耐药结核需调整方案,治疗周期更长。患者应佩戴口罩隔离,避免随地吐痰,密切接触者需筛查。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者风险较高,接种卡介苗可降低重症概率,但保护力有限。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肺功能永久损伤或传播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