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陷疤痕通常不会自行越长越深。疤痕的深度主要取决于创伤或炎症对皮肤组织的损伤程度,以及愈合过程中的修复情况。一旦疤痕形成,其形态通常趋于稳定,除非受到二次刺激或感染,否则深度不会主动增加。
凹陷疤痕的形成与真皮层或皮下组织的缺损有关。当皮肤受损后,若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再生不足,会导致局部组织塌陷,形成凹陷。疤痕的最终形态通常在伤口愈合后的6-12个月内定型。在此期间,疤痕可能因收缩或增生发生轻微变化,但深度显著增加的情况较少见。若疤痕区域反复受到摩擦、紫外线照射或炎症刺激,可能加重局部纤维化,使凹陷更明显。某些特殊疤痕类型如痤疮疤痕可能伴随深层炎症持续,导致修复延迟,但并非所有凹陷疤痕都会恶化。
日常护理对凹陷疤痕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避免抓挠或挤压疤痕区域,减少紫外线暴露,可防止色素沉着或纤维化加重。若疤痕伴随红肿、疼痛或持续扩大,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病理性疤痕的可能。对于已形成的凹陷疤痕,激光、填充或微针等医学手段可改善外观,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保持伤口清洁、均衡营养及适度保湿,有助于促进疤痕修复,减少进一步恶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