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尿道炎常见症状包括尿道口瘙痒或灼热感、排尿时疼痛或不适、尿道口红肿或分泌物增多、尿频尿急但尿量少、分泌物呈现白色或凝乳状。具体分析如下:
1.尿道口瘙痒或灼热感:霉菌性尿道炎早期症状多为尿道口持续瘙痒,伴随灼热感,尤其在排尿后加重。瘙痒可能蔓延至周围皮肤,夜间症状可能更明显。部分患者因抓挠导致局部皮肤破损,增加继发感染风险。
2.排尿时疼痛或不适: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导致排尿时出现刺痛或灼烧感,严重时疼痛可放射至会阴部。尿液流经感染区域会加剧不适,部分患者因恐惧疼痛而减少饮水,反而加重尿液浓缩对尿道的刺激。
3.尿道口红肿或分泌物增多:尿道口因炎症反应呈现充血肿胀,可能伴有少量分泌物。分泌物初期较稀薄,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变得粘稠。红肿区域触碰时敏感,甚至影响日常活动如行走或穿衣。
4.尿频尿急但尿量少:尿道黏膜受刺激后频繁产生尿意,但每次排尿量较少,甚至仅数滴。夜间尿频可能干扰睡眠,长期如此易引发疲劳。症状与膀胱过度活动类似,需结合其他表现鉴别。
5.分泌物呈现白色或凝乳状:典型特征是尿道口排出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分泌物,质地粘稠且可能成块。分泌物可能附着在尿道口或内裤上,干燥后形成白色痂皮。此症状需与细菌性尿道炎区分。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或症状加重。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