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引发体温过高时,护理的核心目标是控制感染、降低体温并缓解不适。体温升高多由结石梗阻合并感染引起,需结合药物与物理措施协同处理,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体温过高时,首先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源,这是降温的基础。物理降温可选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大动脉处如颈部、腋下,避免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mL,促进排尿以冲刷尿路,但需注意心肺功能异常者需控制速度。若体温超过38.5℃,可口服退热药物,但需警惕出汗导致的虚脱,及时更换衣物保持干燥。疼痛管理同样重要,按医嘱使用解痉药缓解输尿管痉挛,减少因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液颜色及性质,若出现脓尿或血尿加重需立即反馈。
护理过程中需警惕感染性休克前兆,如寒战、血压下降或意识改变。物理降温时禁止心前区冷敷,避免反射性心率失常。退热药物使用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防止肝肾损伤。结石患者应避免突然体位改变,以防结石移位加重疼痛。饮食需低盐低脂,限制草酸钙类食物摄入。若保守治疗48小时体温未降或出现呕吐、无尿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梗阻,需紧急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