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护理需注意保持头部抬高30度以减轻颅内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维持肢体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控制血压在稳定范围防止再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头部抬高30度以减轻颅内压:将床头抬高30度有助于促进脑部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血压波动。头部位置需固定,减少不必要的移动。护理时动作轻柔,避免剧烈摇晃或震动。观察有无头痛加重或意识变化,及时调整体位。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记录异常波动。血压过高可能诱发再出血,需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心率异常可能反映颅内压升高或脑干受压。呼吸频率和深度变化提示呼吸功能异常。体温升高需警惕感染或中枢性高热。
3.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脑出血病人可能因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导致误吸。侧卧位有助于分泌物引流,定期吸痰清除气道阻塞。观察唇色和呼吸音,发现缺氧立即处理。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伸展,确保气道开放。必要时使用氧气支持或辅助通气。
4.维持肢体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瘫痪肢体需摆放于功能位,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使用软枕或支具固定关节,定时被动活动肢体。注意皮肤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形成。观察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过紧包扎。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
5.控制血压在稳定范围防止再出血:血压过高可能加重出血,需持续监测并调整药物。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导致血压骤升。遵医嘱使用降压药,避免快速降压引发脑缺血。饮食宜低盐低脂,限制液体摄入量。定期复查血压,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过程中需关注病人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避免过度刺激。饮食以易消化、高纤维为主,预防便秘。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进展。出现意识模糊、呕吐或抽搐等症状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