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确实具有治疗蛔虫的功效。传统医学和现代研究均证实,苦楝皮中的活性成分如川楝素等,能有效麻痹蛔虫的神经系统,使其失去附着肠壁的能力,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一特性使其成为驱蛔的天然药物之一,尤其在民间疗法和部分传统医学体系中应用广泛。
苦楝皮的驱虫作用主要依赖于其含有的多种生物碱和三萜类化合物。这些成分通过干扰蛔虫的能量代谢或神经传导,导致虫体瘫痪。临床观察显示,苦楝皮煎剂或提取物对蛔虫感染有一定缓解效果,常与槟榔、使君子等驱虫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现代药理学实验也发现,川楝素对蛔虫的抑制率较高,且对钩虫、蛲虫等其他肠道寄生虫也有一定作用。不过,其驱虫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寄生虫种类或药物制备方式而有所不同。
使用苦楝皮驱虫需谨慎。过量服用可能引发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孕妇、体弱者及儿童应避免自行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苦楝皮外层毒性较强,需去除粗皮后煎煮以降低风险。驱虫期间建议搭配导泻药物帮助虫体排出,并避免油腻饮食。若症状未缓解或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现代医学已有更安全的驱虫药如阿苯达唑,建议优先考虑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