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鼻症患者通常能够闻到自身散发的异味。由于鼻腔内细菌分解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等物质会持续释放气味,患者自身嗅觉系统可以感知这些气味信号。不过具体感知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嗅觉敏感度相关。
臭鼻症产生的异味主要源于鼻腔内微生物过度繁殖,常见于萎缩性鼻炎或特定感染患者。当鼻黏膜萎缩、分泌物滞留时,厌氧菌分解蛋白质会产生腐败气味。由于气味源位于鼻腔深处且持续存在,患者通常比旁人更早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适应而降低敏感度,但多数情况下仍能明确感知异味,尤其在呼气、低头或鼻腔干燥时更为明显。临床观察发现,约80%患者会主动主诉存在口鼻异味困扰。
确诊臭鼻症需通过鼻内镜和细菌培养检查,排除牙源性口臭或其他系统疾病。日常护理建议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用力擤鼻导致黏膜损伤。若异味突然加重或伴随出血、疼痛,需警惕真菌感染或肿瘤可能,应及时进行专科检查。饮食上减少乳制品和精制糖摄入有助于抑制细菌繁殖。过度清洁鼻腔可能破坏正常菌群平衡,反而加重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