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淋指五种淋证的总称,涵盖热淋、血淋、气淋、膏淋、劳淋五种类型。淋证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为主要特征,多因湿热下注、气化不利或脾肾亏虚所致。五淋分类源于《诸病源候论》,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成为中医辨治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理论框架。
五淋的病因病机各有特点。热淋多因湿热蕴结膀胱,小便灼热刺痛;血淋由热伤血络或阴虚火旺引起,可见尿血;气淋与肝郁气滞相关,表现为小腹胀满、排尿不畅;膏淋因肾虚固摄无权,尿液浑浊如脂膏;劳淋则因久病体虚或劳累诱发,小便淋沥反复发作。治疗上需辨证施治,热淋清热利湿,血淋凉血止血,气淋疏肝理气,膏淋补肾固涩,劳淋健脾益肾。常用方剂如八正散、小蓟饮子、沉香散等,针灸可选取关元、膀胱俞等穴位。
临床需注意鉴别诊断。五淋症状与西医泌尿系感染、结石、前列腺炎等有交叉,但中医更强调整体辨证。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甘;避免憋尿、久坐;情绪波动可能加重气淋,需保持情志舒畅。孕妇及体弱者用药需谨慎,部分利湿药可能伤阴。若出现高热、腰痛或尿闭等急症,应及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重症。传统理论需与现代研究结合,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