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湿壅肺、水肿胀满等病症。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葶苈子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缓解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及小便不利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实证水肿或痰饮停聚的证候。
葶苈子性寒味辛、苦,归肺、膀胱经,其药效主要源于所含的强心苷类成分,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并促进水液代谢。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葶苈子常配伍大枣、桑白皮等,用于痰热壅肺导致的咳喘痰多;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可与茯苓、泽泻同用,改善水肿、小便不利。现代研究还发现,葶苈子提取物具有抗炎、利尿作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或肺源性心脏病引发的水肿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
使用葶苈子需注意其药性峻烈,易伤正气,故体虚者、孕妇慎用。临床多炒制以减缓泻下之力,且不宜长期单独使用。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防止加重胃肠道刺激。若出现心悸、恶心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葶苈子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可能增强毒性,联合用药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