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患者在例假后出现小腹疼痛是常见症状,通常与子宫内膜异位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炎症反应和子宫收缩异常有关。这种疼痛可能持续数日,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还伴随腰酸、坠胀感或排便不适。
子宫腺肌症导致的疼痛机制复杂。例假期间,异位内膜组织随激素变化出血,刺激子宫肌层水肿并释放前列腺素等炎性物质。例假结束后,子宫需收缩以排出残留经血,但肌层病变使收缩不协调,压迫神经末梢引发疼痛。子宫体积增大或合并腺肌瘤时,可能进一步加重压迫症状。部分患者因长期慢性疼痛导致盆腔肌肉紧张,形成恶性循环。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盆腔充血。热敷下腹或温水坐浴可缓解肌肉痉挛,但温度不宜过高。饮食上减少辛辣、冷饮及酒精摄入,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避免长期依赖。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病情进展,若出现持续疼痛、经量骤增或贫血,需考虑药物干预或手术方案。合并生育需求者应尽早就医评估,子宫腺肌症可能影响胚胎着床。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必要时可结合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