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典型症状,通常采取缓解发热、咽痛等不适的措施,严重情况下可考虑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感染后多数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疱疹病毒药物在体外实验中可抑制EB病毒复制,但临床效果有限,仅推荐用于免疫缺陷患者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炎、肝炎的情况。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可能对部分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有效,但需严格评估风险收益。EB病毒疫苗尚处于实验阶段,预防仍是关键。
EB病毒感染后需密切监测并发症,如脾肿大、肝功能异常或血液系统异常。避免使用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可能诱发皮疹。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病毒再激活风险。治疗期间应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实验室检查如外周血涂片、EBV-DNA载量检测有助于评估病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淋巴瘤等EB病毒相关恶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