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儿童中,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在发病初期,通常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流感、咳嗽和轻微发热。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可能加重,伴随喘息和呼吸急促,尤其在夜间或活动后更为明显。由于小儿的气道较为狭窄,炎症和分泌物的增加会导致气道阻塞,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临床上,医生会通过听诊发现喘鸣音和干啰音,这些都是气道狭窄的表现。大多数病例是轻度的,经过适当的家庭护理和观察后能够自行恢复,但也有部分病例可能发展为重症,需住院治疗。治疗主要以支持性疗法为主,包括保持空气湿润、补充液体、监测氧饱和度等。对于重症病例,可能需要使用氧疗、雾化吸入药物或甚至机械通气。
在预防方面,家长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让孩子接触感冒或流感患者,尤其是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让孩子处于烟雾或污染的环境中,以减少呼吸道刺激。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病,需特别小心,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若发现孩子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嘴唇或指尖发紫、持续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已经确诊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家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孩子得到充足的休息和营养,避免剧烈活动。在病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环境也有助于孩子的康复。及时识别症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感染是应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