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主要包括依诺肝素、那屈肝素、达肝素、亭扎肝素和贝米肝素。具体分析如下:
1.依诺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获得,分子量分布均匀,抗凝血活性稳定。主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发挥抗凝作用,生物利用度较高,皮下注射后吸收良好。半衰期较长,每日一次或两次给药即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临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术后抗凝管理。
2.那屈肝素:分子量较小,抗凝血因子活性较强,对血小板影响较小。皮下注射后迅速吸收,抗凝效果可预测,出血风险相对较低。适用于骨科手术后血栓预防,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3.达肝素:抗凝作用温和,对凝血酶抑制较弱,但对抗凝血因子活性显著。代谢较慢,适合长期抗凝治疗。广泛用于血液透析抗凝,心血管疾病辅助治疗。
4.亭扎肝素:分子量分布较窄,抗凝效果稳定,出血并发症较少。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管理,可减少血栓形成风险。
5.贝米肝素:半衰期长,给药频率低,适合门诊患者使用。抗凝作用平稳,对骨代谢影响较小,常用于骨科及肿瘤患者血栓预防。
使用过程中需根据体重、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观察出血倾向。妊娠期及哺乳期慎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个体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