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宝宝是否患有多动症需要结合行为表现、发育阶段及专业评估综合考量。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但幼儿期的正常活泼好动与多动症存在本质区别,需由儿童心理科或发育行为科医生通过标准化评估工具确诊。
多动症的典型表现可能从学龄前开始显现,但3岁以下幼儿通常不作明确诊断。持续6个月以上的行为模式更具参考价值,例如无法安静完成游戏、频繁打断他人、危险攀爬等。部分宝宝可能伴随语言发育迟缓、情绪调节困难或睡眠问题。诊断需排除听力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过敏性疾病等生理因素,以及家庭环境或教养方式的影响。医生会采用Conners量表、ADHD评定量表等工具,结合家长问卷、幼儿园反馈及临床观察进行综合判断。脑电图、基因检测等辅助检查仅用于排除其他疾病。
注意避免将正常好奇心或高能量水平误判为多动症。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可记录宝宝行为发生的频率、场景及持续时间,为医生提供客观依据。过早贴标签可能影响宝宝心理发展,盲目使用药物可能带来副作用。建立规律作息、提供安全活动空间、进行正念游戏训练等非药物干预应优先考虑。若确诊多动症,需制定个体化的行为管理和教育方案,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评估发育进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