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杆菌的危害包括皮肤坏死溃烂、引发败血症、导致呼吸困难、造成多器官衰竭、具有高度传染性。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坏死溃烂:炭疽杆菌通过皮肤接触侵入人体后,局部会出现红肿、水疱,随后发展为黑色焦痂,伴随剧烈疼痛。病灶周围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大面积坏死,严重时需手术清创。若不及时处理,毒素扩散可能加速病情恶化。
2.引发败血症:当炭疽杆菌进入血液循环,会释放大量毒素攻击免疫系统。患者出现高热、寒战、血压骤降等症状,白细胞数量异常升高。毒素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率极高。
3.导致呼吸困难:吸入性炭疽感染初期类似感冒,但病情迅速进展为严重肺炎。毒素引起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气道,肺泡出血水肿,患者出现窒息性胸痛和紫绀。呼吸衰竭常在24小时内发生。
4.造成多器官衰竭:炭疽毒素通过血液侵袭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肝细胞大面积溶解导致黄疸,肾小管坏死引发无尿,脑水肿伴随抽搐昏迷。各系统功能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5.具有高度传染性:炭疽芽孢在自然环境中可存活数十年,接触受污染的土壤、动物皮毛即可传播。消化道感染虽罕见,但食用未煮熟的病畜肉类仍可能暴发群体性疫情。
接触疑似感染者需立即隔离,所有分泌物按生物危害品处理。早期使用特异性抗生素可显著改善预后,但毒素中和治疗更为关键。疫苗接种适用于高危人群,日常避免接触不明来源的动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