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皮肤或嘴唇发绀、喂养困难或发育迟缓、易疲劳或活动耐力下降、反复呼吸道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呼吸困难: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因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肺部充血或供氧不足,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尤其在活动或哭闹时加重。婴幼儿可能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典型表现,严重时甚至出现端坐呼吸。
2.皮肤或嘴唇发绀:由于血液中氧含量不足,患者皮肤、黏膜尤其是口唇、甲床呈现青紫色,医学上称为发绀。发绀程度与心脏畸形类型有关,严重者在安静状态下即可出现,轻微者仅在剧烈活动后显现。
3.喂养困难或发育迟缓:婴幼儿患者因吸吮乏力、易疲劳,表现为吃奶中断、进食量少、体重增长缓慢。长期缺氧和能量消耗增加可导致体格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身高体重均低于正常标准。
4.易疲劳或活动耐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不足使得机体供氧能力降低,患者稍活动即感疲倦,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时频繁蹲踞休息,成人则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5.反复呼吸道感染:心脏畸形导致肺部血流异常,易引发肺淤血或肺动脉高压,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患者常出现反复肺炎、支气管炎,且感染后症状较重,恢复较慢。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心脏畸形类型及程度密切相关,部分患者早期症状隐匿,需通过专业检查确诊。出现上述表现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日常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定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