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针灸和艾灸确实有效。这两种疗法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能够温通气血、驱散寒邪,改善体寒症状。针灸通过金属针具调节气血运行,艾灸则借助艾草的热力渗透,共同达到温阳散寒的效果。
体寒多因阳气不足或寒邪内侵导致,表现为畏寒肢冷、腹痛腹泻等症状。针灸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可激发阳气,促进血液循环。艾灸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温热效应,直接作用于穴位或特定部位,如神阙、命门等,能深入驱寒,尤其适合虚寒体质。临床针灸和艾灸能显著提升基础体温,改善末梢循环,长期调理可增强机体抗寒能力。
进行针灸或艾灸时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体质虚弱或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晕针或灼伤,需提前告知医师。艾灸后避免受凉,4小时内不宜洗澡。孕妇、高热患者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治疗期间忌食生冷,配合适度运动可增强疗效。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