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出血严重可能导致贫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大量失血会迅速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严重时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长期慢性出血则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影响全身代谢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或继发感染。
严重子宫出血的病理机制复杂,常见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或产后出血等情况。急性大出血时,血管内血容量骤减可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意识模糊等症状。持续出血超过800毫升就可能需要紧急输血干预。慢性失血虽进展缓慢,但长期血红蛋白低于70g/L会导致心肌缺氧、认知功能下降,孕妇群体可能出现胎儿生长受限。绝经后女性突发大量出血需警惕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病变,延误治疗可能影响预后。
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气促等贫血症状或单次出血量超过月经量两倍时需立即就医。诊断需结合超声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测,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治疗包括药物止血、激素调节、宫腔填塞或手术干预。日常需记录出血周期和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保证铁剂和蛋白质摄入。绝经期妇女不可擅自服用雌激素类药物,青少年患者需排除血液系统疾病。任何异常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伴随发热腹痛都需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