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通常不会直接引起尿毒症,但若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及时,可能通过继发肾脏损伤间接增加尿毒症风险。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的表现,而尿路感染多为急性感染性疾病,两者关联性取决于感染是否累及肾脏及是否引发长期肾脏损害。
尿路感染分为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和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局限于膀胱和尿道,及时治疗很少影响肾功能。上尿路感染若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可能导致肾实质损伤,如肾瘢痕形成或慢性肾盂肾炎,长期可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尿路梗阻或免疫缺陷患者更易因尿路感染引发肾损伤。例如,梗阻性肾病合并感染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最终需透析治疗。尿路感染与尿毒症的关联多基于基础疾病或并发症的存在。
预防尿路感染进展的关键在于及时规范治疗。出现尿频、尿痛或发热等症状需尽早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抗生素疗程需足量足疗程,尤其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及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者应定期筛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保持充足饮水、避免憋尿等习惯可降低感染风险。已存在慢性肾脏病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尿路感染治愈后,高危人群建议随访排除潜在肾脏损害。